浩浩是一位國中生,暑假到了他興奮極了,成天就是往外跑找朋友、逛街,這天他又頂著大太陽在戶外逛了一整天,沒想到回家的時候他開始感覺頭暈腦脹,有種噁心想吐的感覺。
阿薛常常要幫忙搬貨、補貨,把一箱又一箱的貨物從車上搬進店裡,然而,炎熱酷辣的室外跟冷氣放送中的室內,兩者存在著不小的溫度差距,像在洗三溫暖的他漸漸得感到不舒服。
美秀是一位身材曼妙的美女,辛苦重訓有氧外加嚴苛的飲食控管,圖的就是能在炎炎夏日海邊成為目光焦點。為了避免曬傷,她早已做好萬全準備,在出發前塗上好幾層厚厚的防曬油。抵達海灘後,坐在傘下看書看了好一會兒,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好像身體怪怪的。
夏天到了,哪裏都是炎熱的天氣,太陽公公就像一個變態跟蹤狂,你走到哪跟到哪。有下午後雷陣雨就罷了,至少天氣會涼快一些而且有風,偏偏近來的常態是炎熱一整天,彷彿呼吸進去的空氣都要燒起來似的。
預防中暑,有些事情是很簡單可以實行的
1 定期補充水分。身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構成的,就像一個巨大的冷卻池。高溫之下身體水份的蒸散速度加快,容易喪失調節體溫的功能,並可能同時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
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的水,避免等到口渴才喝水。兩公升看起來很多,但要考慮到天氣炎熱從汗水蒸散出去的量也很大
2 若空調是可以自己決定溫度的情況,建議不要調到太低溫。身體是傾向維持恆定的,過大的溫度變化會讓體內的恆定機制反應不過來,本來應該張開毛孔排汗幫助降溫的,突然間來到低溫的環境,導致毛孔關起來,熱被關在體內,久了就產生不適了。
3 愛美人士防曬怕變黑抹防曬油無可厚非,但是皮膚上的毛孔扮演著身體散熱的重要角色,就好像電腦主機後面的風扇,如果被油卡住了,風扇就轉不動了,也無法執行散熱的功能了,所以斟酌一下,不要抹得太厚,完全堵塞住毛孔!
事實上除了防曬油之外,物理性的防曬也頗具效果,無論是遮陽傘、帽子或是穿一件薄外套都還不錯,所以防曬油擦適量即可,避免太厚重妨礙毛孔散熱。
穿著淺色寬鬆的衣物相較深色衣服更能反射陽光
4 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盡量避免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外出活動,這段時間陽光最為強烈。別跟太陽硬碰硬
5 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使用電扇或空調調節溫度,這我常在診間提醒長輩,不要為了省錢熱壞了自己,因小失大! 溫度也不要調太低,溫差太大皮膚會反應不過來
6 補充電解質:流汗過多時,適時補充運動飲料或電解質飲品,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汗水中最多的就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喝運動飲料的用意就是補充這兩種離子
7 調整作息時間:避免在炎熱時段進行戶外運動,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運動。
中藥治療
典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藿香正氣散跟哈利波特裡的正氣師沒有關係,當然如果正氣師中暑可以考慮服用。方中包括去濕常用處方二陳湯,另外唇形科的藿香性味芳香而發散,清除暑熱的效果非常好;木蘭科的厚朴行氣燥濕效果佳,可以消除[濕阻中焦]所造成的腹脹腹痛。
中醫理論有六種比較常見的致病因素: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中暑多是暑邪和濕邪合作作亂,而中焦則是泛指消化系統,[濕阻中焦]就是說濕邪降低了胃腸的消化功能,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或是腹脹等症狀。
典出脾胃論的清暑益氣湯包括補氣生津歛汗的生脈飲,人參補氣、百合科的麥冬性味甘苦寒可以補陰清熱、木蘭科的五味子性味甘酸可以收斂肺氣。
中醫理論有陰也有陽,陽比較接近能量,而陰則是物質組成,就好比一座營火,底下的柴火是陰,上面在燃燒的火焰是陽,兩者相輔相承,有餘或是不足皆不佳。所以說補陰就是在幫忙補充人體的物質組成。
有句成語叫做軍心渙散,以中暑這個情況為例,外在的暑邪和濕邪合作攻擊人體,導致體表免疫機制潰敗而虛弱,中醫稱為[肺氣虛衰而散],這時就需要一個可以穩定軍心,把潰散的機制重新統合的中藥,就好比前述的五味子。
清暑益氣湯裡另含有當歸及黃耆,同樣具有補氣的作用;白朮和蒼朮可以強健脾胃的功能,加速濕氣的排除,澤瀉一樣具有排除濕氣的功能!